亲爱的2025级同学们:
金色的九月奏响青春的乐章,欢迎你正式成为“仲恺人”!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你的名字与仲恺紧密相连,新的旅程已经开启,而安全,则是这段旅程最温暖的底色。为帮助大家平安、从容地开启大学生活,学校保卫部结合校园实际,整理了一份“新生安全锦囊”,愿每一位新同学都能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让成长之路畅通无忧。
【安全锦囊一】警惕诈骗陷阱,守护财产安全
一、冒充校方诈骗
手法:不少骗子会在学费缴纳之后联系学生,在电话中他们自称学校老师,并告知学生学费缴纳失败,需要重新缴费。当被问及如何重新缴费时,他们往往会给出非官方缴费二维码或是银行账号。

防范:各位同学一定要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提高警惕,先向家长和老师汇报情况,并向有关机构进行求证,遇到欺诈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家长如遇诈骗电话,需跟学生本人进行确认,若联系不上,可以和学校辅导员或其他老师联系。
二、假冒学长学姐推销
手法:在新生开学期间,自称“学长”“学姐”的进入寝室,向学生推荐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产品。如:推销电话卡(没有售后保证,骗取身份证等重要信息);推销生活用品(假冒伪劣产品);忽悠新生买“打折”辅导资料、健身卡;二手交易(自行车、iPad、CCD 相机等较为贵重的物品交易,以“定金”为借口、通过让人买京东 E卡等手段骗取钱财)等。这些产品多半都存在质量问题,一旦售出就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同时也要及时将这些行为向辅导员或班主任反映。



防范:在此提醒同学们,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购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商场购买,如若需要办理电话卡要到正规的营业厅办理。
三、虚假新生群
手法:一些骗子会申请一些“某某大学2025级新生群”“某某学院2025级新生群”这类的微信、QQ群,这样的山寨“新生群”,有些甚至是由部分商家、培训机构注册。一般会设置5分钟的禁言时间,以“为了防止无关人员进群”为理由。(这些群的运营者)对入群的新生收取金额不等的群费,也会传递许多不实信息,由于收费金额比较少,很多学生并不会往诈骗方面去想,容易降低警惕。

防范:一旦出现收费等事宜,学生和家长都务必要从学校公布的官方途径了解,或直接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取得联系,多方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切勿轻信他人、随意点击不明网络链接,避免上当受骗。如果涉嫌诈骗和敲诈勒索,可以直接报警。
四、助学贷款骗局
手法:诈骗分子会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提供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便可转入家长账户。得到信息后,以缴纳相关费用为由,让家长转款骗取钱财。
防范:助学金、助学贷款办理都不会预先收取费用。如遇此类情况,多与校方核查证实。
五、扫码、虚假链接
手法:有些不法分子会发送有病毒的二维码或链接,并对其冠以“学校财务系统”“新生信息登记”等不实之名,打开后可能导致自身的身份信息被盗或财产被骗。
防范: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是否为官方信息,不点击来自陌生人的非官方信息中的链接或二维码!
六、“代管行李”骗局
手法:诈骗分子假冒新生接待员,会在车站或学校门口,“热情”地帮忙看行李等物品,趁着新生人生地不熟,一有机会就会偷走贵重物品。
防范:面对陌生人的热心,仍要时刻保持警惕,手机、钱包、银行卡、证件、录取通知书等重要物品一定要随身携带保管。报到或办理手续时应留一位同行亲人照看行李,以免丢失财物。
七、游戏诈骗
手法:(一)买卖游戏账号:诈骗分子在游戏平台的聊天系统或社交软件游戏群发布收购游戏账号的广告,以“高价、便捷、第三方平台担保”等信息诱骗受害人,当受害人充值完成后,又以系统故障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充值更多金额,直到受害人发现被骗。(二)升级代练类诈骗:诈骗分子借助各类平台发布大量虚假广告,骗取受害人的游戏账号、密码,并要求受害人先支付一部分费用,待收到钱款之后再把受害人游戏内的装备、游戏币等洗劫一空。
防范:建议在官方平台上完成游戏物品的交易,收到陌生人发来的链接要小心,切勿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不要分享密码、账号等私密信息,防范被盗号。
八、网络交友诈骗
手法:诈骗分子冒充本校学长学姐通过社交软件与受害人建立联系后,用照片和预先设计的虚假身份骗取受害人信任,并长期经营与受害人建立的关系。随后,诈骗分子借助第三方平台或以遭遇变故急需用钱、帮助项目资金周转等为由,向受害人索要钱财,并根据受害人财力情况不断变换理由要求其转账,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
防范:同学们要加强防诈意识,树立心理防线,保持理性、谨慎交友,涉及金钱往来时更要注意三思而后行;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增强信息分辨能力,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九、校园贷陷阱
手法:诈骗分子会通过网络贷款平台,伪装客服人员,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以“校园贷的额度要清零、注销,不注销将会影响征信”为由,或以购买高档物品作为幌子,诱使学生借钱。很多校园贷所谓的“低利率”“免利息”都是诱导大学生进行贷款的诱饵,最后会利滚利欠下巨债。
防范:各位同学要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已陷入不良网贷困扰,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并寻求公安部门帮助。在校园生活中不攀比、不盲目,三思而后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十、“刷单兼职”骗局
手法: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发布虚假兼职信息,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方式引诱大学生刷单。在做成几单小额业务后,诈骗分子将本金和佣金及时返还,骗取当事人信任,随后提高刷单金额,再以系统故障等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有的诈骗分子冒充中介或公司发布虚假招聘用人启示,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和“介绍费”,当学生按照要求支付款项后,便再也联系不上了。(刷单,一般是由卖家提供购买费用,帮指定的网店卖家购买商品提高销量和信用度,并填写虚假好评的行为。)
防范:大学生想做兼职勤工俭学时,一定要认真甄别相关信息,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一切先垫资、先收费的网络兼职都不可信,要做到不理不信不转账。通过中介找寻兼职时,需核查中介的资质,正规的中介机构都有《职业介绍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切勿抱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以身试法,付出无法挽回的惨痛代价。
【安全锦囊二】严守消防规定,共建平安校园
1.入校时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2.在宿舍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不得使用热得快、电暖器、电炉等大功率违规电器,以防电路过载引发火灾;离开宿舍时,务必关闭所有电器电源,拔掉插头。3.要主动熟悉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确保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序撤离。4.严禁损坏消防设施和器材,严禁使用明火,切勿乱扔烟头;5.严禁将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等使用蓄电池的交通工具在室内、楼梯间、公共走道、门厅等区域停放或充电;不得将蓄电池带入室内存放或充电;严禁从室内私拉电线到室外充电。6.如遇到火情,立即拨打学校保卫部24小时值班电话及119火警电话,并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安全锦囊三】遵守交通规则,保障出行安全
1.学校校门口临近马路,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一停二看三通过”。2.校园面积比较大,建议同学们对自行车及时上锁并停放在指定区域,服从管理人员安排。3.校内骑行、通行,要井然有序,请勿走路玩手机。
公安民警电话
钟落潭派出所:020-87401015、020-36000110;滨江派出所:020-34290581
学校保卫部24小时值班电话
白云校区:020-36079661;海珠校区:020-89003119